粽子的来历(粽子的来历英语)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6-06 19:28作者:吴淑芳

粽子的来历(粽子的来历英语)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


吴旻源网友提问:

粽子的来历

优质答案:

一、由于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女性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二、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奠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外形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进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粽子,楼台亭阁,大唐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