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果实有什么用(落葵的药用价值)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1-29 06:58作者:秋天

今天给各位分享落葵果实有什么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落葵的药用价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1、有种植物结紫色的果实,请问那是什么?

2、叶子心状,果实熟后小而黑顶部有五星状图按是什么

3、落葵果实能吃吗?怎么吃?

有种植物结紫色的果实,请问那是什么?

直接在藤蔓上结紫色果子的植物叫 落葵。

葵:古已有之的新菜——胜日寻芳(186)

落葵,落葵科落葵属植物。中国本土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近年流行的时尚菜“紫角叶”、“木耳菜”其实就是落葵。有人说它是新引进的洋菜,其实不然,它在汉代就已是中国人的盘中餐。

“落葵”之名出自汉末的《名医别录》:“落葵,味酸,寒,无毒。主滑中,散热。实,主悦泽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南朝梁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则提到:“落葵,又名承露,人家多种之。叶惟可(食+正)鲊,性冷滑,人食之,为狗所啮作疮者,终身不差。其子紫色,女人以渍粉傅为假色,不入药也(《本草纲目》作‘少’)。”作为古代重要蔬菜的“葵”,指的是冬葵。落葵叶既似葵,又可作菜,所以也叫“葵”,但它与冬葵不但不同属,连科也不同,冬葵是锦葵科锦葵属植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落葵叶冷滑如葵,故得葵名。释家呼为御菜,亦曰藤儿菜。《尔雅》云:蔠葵,繁露也。一名承露。其叶最能承露,其子垂垂亦如缀露,故得露名。而蔠、落二字相似,疑落字乃蔠字之讹也。”不过也有人说“落”指的是篱笆,因为落葵是长于篱笆上的葵菜,福建人就称它为“篱笆菜”。

明代时人们肯定还在食用落葵,因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落葵三月种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叶似杏叶而肥厚软滑,作蔬、合肉皆宜。” 《本草纲目》还提到落葵别名“胡燕脂”:“八九月开细紫花,累累结实,大如五味子,熟则紫黑色。揉取汁,红如燕脂,女人饰面、点唇及染布物,谓之胡燕脂,亦曰染绛子,但久则色易变耳。”

“木耳菜”之名则出于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落葵,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即胭脂豆也。湖南有白茎绿叶者,谓之木耳菜,尤滑。”看来清代的人还在食用落葵。至于“紫角叶”之名,似乎只流行于上海,其名由来不得而知,猜测因其花似“紫角”而叶可食也。

虽然落葵未曾离开过中国人的餐桌,但我觉得它可能一直是个少数地区食用的“小众蔬菜”,或人们偶尔食之的“尝鲜蔬菜”,没有像冬葵那样火爆过,就如当今,即使多有鼓吹,但它还是未能进入北方的菜市场。

叶子心状,果实熟后小而黑顶部有五星状图按是什么

是落葵,叶子心状,果实熟后小而黑顶部有五星状图案,可以观察下图,以及下面会介绍到的形态特征

图片

中文学名:落葵

别名:蔠葵、蘩露、藤菜、臙脂豆、木耳菜、潺菜、豆腐菜、紫葵

落葵、胭脂菜、蓠芭菜。

拉丁学名:Basella alba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央子目

科:落葵科

属:落葵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落葵片卵形或近圆形,长3-9厘米,宽2-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长1-3厘米,上有凹槽。穗状花序腋生,长3-15 (-20) 厘米;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药淡黄色;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1千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31克、钙2.05克、磷290毫克、铁2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45.5毫克、尼克酸10毫克、维生素C1.02克(在绿叶菜中居榜首)。有滑肠、利便、清热、解毒、健脑、降低胆固醇等功效,经常食用能降压、益肝、清热凉血、防止便秘。

食用价值

      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栽培作蔬菜,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

是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的主要大路蔬菜之一。落葵栽培较少,一直被列为稀特蔬菜。落葵以幼苗、嫩茎、嫩叶芽梢供食。食用口感鲜嫩软滑。可炒食、烫食、凉拌。其味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别有风味。注意:脾冷人,不可食。孕妇忌服。

药用价值

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乳头破裂。

药用部位:以叶或全草、花、果实入药

落葵

中药名: 叶或全草: 落葵。

花: 落葵花。果实: 落葵子。

功能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

①《别录》:主滑中,散热。 ②《纲目》:利大小肠。

③《岭南采药录》:治湿热痢。 ④《福建民间草药》:泻热,滑肠,消痈,解毒。

⑤《江苏植药志》:为妇科止血药。

⑥《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消炎,生肌。治热毒,火疮,血瘙,斑疹。

⑦《泉州本草》: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胸脯郁闷。[8]

【注意】

①《纲目》脾冷人,不可食。②《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采收加工】 叶或全草:夏、秋季采收叶或全单,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花: 春、夏季节花开时采摘,鲜用。果实:7-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4]

【化学成份】叶含葡聚糖、粘多糖(组成中有L-阿拉伯糖、D-半乳糖

落葵

,L-鼠李糖及糖醛酸)、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及有机酸。尚含皂甙、铁等。

【药理作用】 解热,抗炎,抗病毒。

【性味功能】 叶或全草:甘、酸,寒。花: 辛、苦,寒。叶或全草:滑肠通便,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花:凉血解毒。果实: 润泽肌肤,美容。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主治用法】 叶或全草: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热毒疮疡,跌打损伤。花:痘毒,乳头破裂。叶或全草: 内服: 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忌服。花: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果实:外用: 适量,研末调敷,作面脂。

【附方】

①治大便秘结:鲜落葵叶煮作副食。(《泉州本草》)

②治小便短涩:鲜落葵每次二两。煎汤代茶频服。(《泉州本草》)

落葵

③治久年下血:落葵一两,白肉豆根一两,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胸膈积热郁闷:鲜落葵每次二两。浓煎汤加酒温服。(《泉州本草》)

⑤治手脚关节风疼痛:鲜落葵全茎一两,猪蹄节一具或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和水酒适量各半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疔疮:鲜落葵十余片。捣烂涂贴,日换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阑尾炎:鲜落葵二至四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外伤出血:鲜落葵叶和冰糖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摘录《辞典》)

【傣药】帕邦(西傣):根治疗腮腺炎,腹泻,痢疾,经常腹痛,身体逐渐消瘦《滇省志》。(来源:《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备注】云南省个别地区认为本品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全草可用于久病体虚,头晕;根部治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花治乳头破裂,水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落葵鲜品榨取的汁液20ml/kg灌胃,对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10ml/kg时仅在药后1h及2h有解热作用,药后5h则作用不明显。

2.抗炎作用 落葵鲜计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甲醛性足肿,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甲基纤维素(CMC)所致大鼠白细胞游走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当剂量为10ml/kg时,则作用稍减弱。

3.抗病毒作用 本植物叶的水提取物对烟草镶嵌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一种糖蛋白。

落葵果实有什么用(落葵的药用价值)

落葵果实能吃吗?怎么吃?

落葵果,成熟后红色,可留作种,无毒无食用价值,可用来食物染色。落葵,别名:蔠葵、蘩露、藤菜、臙脂豆、木耳菜、潺菜、豆腐菜、紫葵、胭脂菜、蓠芭菜,拉丁文名:Basella alba L.落葵科、落葵属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关于落葵果实有什么用和落葵的药用价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