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怎么种(鸢尾花怎么种好看)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1-19 09:16作者:秋天

如果您正在寻找鸢尾花怎么种那么本文刚好为大家整理了各方的说法,同时还有鸢尾花怎么种好看可以一起阅读,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鸢尾的养殖方法注意事项

2、鸢尾花的种植方法是怎么样的

3、鸢尾如何种植?

4、鸢尾花怎么养?

5、鸢尾种植方法

关于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春天是鸢尾的开花期,为四、五、六月份。方法为分株法、播种法等。鸢尾花该怎么去养殖呢?在养殖的过程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推荐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你。

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要求

鸢尾对于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春天种,秋天种都可以。鸢尾对于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性好,保证一定湿度就行。对于有些生长周期短暂的鸢尾土壤好是必须的。如果是在重土壤中,添加些泥炭啦、蛭石啦或粗沙子搅拌可以改良土壤。

温室控制

土壤的温度挺重要的,最低控制在5~8℃,最高别超过20摄氏度。土壤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鸢尾的出苗。最佳温度在16~18℃之间。

温室里种植鸢尾,最佳温度为15℃。前三周左右温室里的温度保持在18℃。13℃或者在鸢尾可接受的低温度内会延长其生长期,同时增加鸢尾重量,但花朵易枯萎。

秋天温室里要保障光照充足,同时温室里的温度要低一些防止花朵枯萎。最好在10~13℃。植物生长阶段要考虑修剪叶片

白天与黑夜的平均温度在20~23℃,低温控制在鸢尾可接受的范围内。温度高阳光少是花朵枯萎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容易发生冻霜自然灾害的地区,培育过程最好在温室。生长的温度在夜间比较好。没有控温条件的温室应该早些关闭,这样会让夜间的温度更适合鸢尾的生长。白天要尽早的通风,以防止温度超过18℃对鸢尾伤害。遮挡阳光是控温手段之一,但是适量的光照还是要保持的。

排水要求

配备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使水更充分的土壤利用。这样也能使水分少造成的盐分积累的问题得以解决。

施肥要点

种植鸢尾前施肥的方法会造成鸢尾的根生长缓慢。施肥简单来说就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地施不同的肥料。鸢尾不能使用磷肥和三磷酸盐肥。二磷酸盐肥可以使用。

清除杂草

鸢尾生长需要八到十二周,这个段过程中对土壤进行过处理之后,鸢尾生长中不用担心除草的问题。鸢尾种植后,一般用除草剂来去除杂草。但是注意不要对鸢尾造成伤害。

种球储藏

种球储藏温度一定要在30℃,切花的种球要立即种植。如不立即种植应在适宜温度中储藏。温度要达到种球的生长要求,一定要时常调温,保证种球的生长。温度保持在2℃,不能超过2~3周,这是最佳的选择。高于2℃的储藏温度会延长处理的时间,对开花起到不利作用。把球茎放在空置容器的底部中。储藏温度在2℃保持良好的通气性。种球不适合长久储藏,储藏时间过长对以后的茎叶生长不利,同时也容易收到青霉菌的感染。

要进行切花的鸢尾在种植期,保持足够的水分补给是很重要的。 栽种前几天足够湿润,这样做能保证前期根的快速成长,而且根不易在栽种时受到损伤。用冷水浇灌在壤温度过高的时候比较合适。土壤温度高,种球成长会很快,切花的质量会不好。种的时候选在土壤温度低的地方比较好。夏天到来的时候在地上铺盖隔热的材料进行覆盖能防止阳光辐射过多。

鸢尾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宿根鸢尾繁殖常用的方式,分株一般是每2年——4年进行一次,在春季秋季或者开花后进行,要注意避开梅雨季节

分株繁殖的时候一般分割的块茎,每一块需要带有3个或者4个芽,并要将植株上部的叶片剪去。

分株繁殖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在开花后进行分株,冬季之前可以使花芽充分的分化,第二年的时候可以开花。分割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细,栽植的时候最好是浅栽。

播种繁殖

宿根鸢尾还可以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需要在种子成熟之后立即播种,这样种子会比较容易萌发,2年——3年的时间就可以开花了。

马蔺和鸢尾的区别

一、花朵

花朵是辨别二者最主要的一点。马蔺和鸢尾都有着美丽的花儿,外形有些像,但是并不完全一样。

马蔺的花朵:

马蔺的花朵是比较简洁的,花瓣是舌状,比较窄,两片向外弯曲扩张,其余的比较挺拔,非常的有精神。马蔺的花茎长约10cm,有2——4朵花,多是蓝紫色。

鸢尾的花朵:

鸢尾的花朵看起来比较柔美,花朵比较大,花瓣呈现卵圆状,具有褶皱。花朵盛开的时候是伸展的,有着鹅黄色的花药。鸢尾的花茎比较长,约有20——40cm,开花一般是2朵,以紫色较多,也有其他颜色品种

二、叶子

马蔺和鸢尾不仅花朵不同,叶子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马蔺的叶子:

马蔺的叶子比较细长,单叶互生,卵圆状至披针状,而且比较挺拔,质地较硬。

鸢尾的叶子:

鸢尾的叶子则正好相反了,它的叶子比较宽也比较短一些,叶尖比较尖,主要是宽剑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挺拔,质地比较柔软,有时候还会下垂。

猜你喜欢

1. 鸢尾花怎么养

2. 鸢尾的栽培技术病害防治

3. 鸢尾花的养殖方法和品种分类

4. 鸢尾花花语含义

鸢尾花怎么种(鸢尾花怎么种好看)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是怎么样的

鸢尾花是庭园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别称扁竹花、蓝蝴蝶、紫蝴蝶等,有很高的观赏与种植前景。下面是我为你推荐鸢尾花的种植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

1、土壤:鸢尾花应选择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壤土或混合有石灰质的碱性土壤,栽植前施入腐熟堆肥和少量骨粉、草木灰等作基肥。另外栽植鸢尾不宜过深,根茎要压紧。

2、温度:鸢尾花喜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最适生长温度15~17℃,如果光照过强要适当的进行遮阴处理,如果湿度过大则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来降低湿度。

3、浇水:鸢尾花栽后要浇一次透水,之后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进行浇水,一般以土壤略干为好,但忌土壤积水或长期过湿,为了使植株保持美观可以对植株的叶片进行清洗。

4、施肥:鸢尾花生长期追肥两次,春秋季各1次,施用量60克/平方米,春季用骨粉4份、过磷酸钙2份、硫酸钾1份、硫酸铵1份,秋季用骨粉4份、过磷酸钙2份、硫酸钾1份。

5、病害:鸢尾花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的病害主要是软腐病,如果发现植株发生软腐病,应该及时将植株挖起来,切除掉腐烂的部分,更换种植地点或换盆进行移栽。

6、虫害:鸢尾花的主要虫害是豆金龟子,主要采用人工捕杀成虫、毒杀幼虫的方式进行治疗,可灌注250倍的25%可湿性亚胺硫磷预防地下害虫,冬季的时候要清洁枯叶毁枝。

鸢尾花的播种方法

1、播种时间:鸢尾花一般在秋季(8~9月)进行播种,播种花盆最好是浅盆,高为10左右为宜,基质用细沙土,种子播前可以先用温水泡一天可提高发芽率。

2、播钟方法:鸢尾花种子可直接撒播,播后覆盖一层细沙土,然后将盆慢慢浸入清水中,待沙土完全湿润后提出来,放于有较好光照的位置即可。

3、播后管理:鸢尾花播种后发现盆土表面干燥就要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浸水,通常播种后7~10天出苗,如果不是用花盆播种可用细眼喷壶或喷雾器喷灌给水。

鸢尾花的品种分类

1、水生:溪荪、花菖蒲与燕子花都是喜水湿的鸢尾属花卉,这类花卉是水边绿化的优良材料,常作专类园、花坛、水边的配置及切花栽培。

2、旱生:马蔺、黄菖蒲对土壤及水分适应性极强,可抗旱,这类花卉多作地被及镶边植物。

3、中生:鸢尾、蝴蝶花、德国鸢尾、银苞鸢尾喜生于排水良好湿度适中的土壤中,这类花卉应用很广,可作专类园、花坛、花境、地被等栽植。

鸢尾花的种类

黄菖蒲

黄菖蒲是多年生湿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别称水烛、黄鸢尾、水生鸢尾、黄花鸢尾等,花期5~6月,花色黄艳,花姿秀美,观赏价值极高,适应范围广泛,可在水池边露地栽培,亦可在水中挺水栽培,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

蝴蝶花

蝴蝶花别称日本鸢尾、兰花草、扁担叶等,花期3~4月,果期5~6月,生于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米处,分布于中国和日本,为民间草药,用于清热解毒、消瘀逐水,治疗小儿发烧、肺病咳血、喉痛、外伤瘀血等,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溪荪

溪荪别称东方鸢尾、西伯利亚鸢尾东方变种等,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也产于日本、朝鲜及苏联,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喜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德国鸢尾

德国鸢尾原产欧洲。花期4~5月,果期6~8月。中国各地庭园常见栽培,为著名的花卉,品种甚多,在花坛、花境、地被、基础栽植中,在配置比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出比较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种比较能令人满意的露地宿根花卉植物且应用广泛,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其专类园,依据地形起伏可将其成片栽植而达到比较理想的绿化效果

荷兰鸢尾

荷兰鸢尾为秋植球根花卉,原产于西班牙及摩洛哥的原种,一般在10月中下旬种植,生根萌芽期10月下旬~11月下旬,抽薹期为翌年2月中下旬,始花期3月上旬,终花期4月上旬,种球成熟期5月上旬,秋季将球根种植入土,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或堆肥的砂质壤土,覆土为球根的两倍厚,追肥以氮肥为主,花叶娇美,可作切花观赏。

猜你喜欢:

1. 鸢尾花花语含义

2. 鸢尾花花语的含义是什么

3. 鸢尾花花语的含义

4. 鸢尾花有多少颜色

鸢尾如何种植?

鸢尾又名蓝蝴蝶、扁竹花,为鸢尾科宿根草本花卉,根状茎短粗多节,叶剑形,株高30~40厘米,花蓝紫色,花期5~6月。

鸢尾性强健,耐寒性强,喜半阴湿的环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鸢尾采用分株法繁殖,每隔3年左右分株1次,春季、秋季均可,北方多在春季3、4月进行分株。分株时将根茎挖出,用快刀切割,每块3~4个芽,并用草木灰或硫磺粉蘸抹伤口,以防感染腐烂。鸢尾喜肥,在春季又萌发较早,开花较早,栽植前应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生长期间追肥2~3次。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花后及时剪除残花。

鸢尾受射干钻心虫危害,主要是咬食茎基,使地上茎叶萎蔫、地下根茎腐烂,开花时危害花梗而影响开花。防治可在5月上旬幼虫危害期用50%磷胺乳油2000倍液喷雾。

鸢尾花大形美,可作花坛、花境材料,也可布置鸢尾专类花园。

鸢尾花怎么养?

一、好养

鸢尾花属于比较好养护的一种花卉,它的适应性很强,能在很多环境中生长生存,是比较好养护的。它是一种很美丽好看的花卉,只要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就能保证植株生长茁壮,开出美丽的花朵。

二、怎么养护

1、盆土:养殖鸢尾花一定要提供好基础条件,花盆可选择透气性好的瓦盆,这种材质的花盆更适合根部呼吸。土壤的配制也很关键,可提供疏松排水好的土壤,自己可在家用河沙、珍珠岩、泥炭土混合。

2、光照:阳光的照射是养护的重要条件,生长中应养在光线好的地方,确保阳光的照射,只有充足见光才能促进生长。

3、浇水:浇水主要是根据土壤的状态来浇,平时可以一周浇一到两次水,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可以一天浇次水。

4、施肥:鸢尾生长还需合理施肥,生长时期可一个月施肥一次,可用稀薄的肥水。花朵凋谢后,及时的追肥补充养分

5、病虫害:在养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鸢尾种植方法

现在有很多的人喜欢在室内 种植 一些花草,那么鸢尾花是如何种植的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鸢尾种植 方法 ,希望对您有用。

鸢尾种植方法

春季开花,花期三个月左右,4~6月,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

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土壤要求

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25cm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此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

温度控制

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最高温为20℃。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之间。

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

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叶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掉部分叶片。

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最低温度为5℃。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

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

排水系统

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

鸢尾的种植和养护技巧

鸢尾的生态习性

鸢尾类中,除宿根类,均具有根茎,粗细依种类而异。一般较耐寒,地上茎叶多在冬季枯死,春或初夏开花。对土壤的要求依种类不同差异较大,大致上分成三类:喜生于排水良好而适度湿润的土壤者,如鸢尾、德国鸢尾;喜生于湿润土壤或浅水中者,如西伯利亚鸢尾;喜生于浅水或湿润土壤中者,如玉蝉花等。这一类鸢尾,花芽分化多在秋季完成,春季根茎先端之顶芽生长开花,其顶芽两侧常发生数个侧芽,侧芽在春季生长后,形成新的根茎,并在秋季重新分化花芽。

球根类鸢尾鳞茎较小,直径1厘米~3厘米,外具褐色皮膜。喜冷凉,忌炎热,要求充足的阳光,9~10月生根,早春抽叶生长,初夏休眠,为秋植球根花卉。

鸢尾的繁殖方法

宿根鸢尾常用分株繁殖,亦有播种者。

分株繁殖,待根状茎伸长时即可进行,每隔2~4年进行一次,春季花后及秋季均可。花后分株,花芽可在秋季分化,次年着花较好。分割根茎时,每块以2~3芽为好,至少要具一芽。播种应于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播后2~3年开花。

球根鸢尾多用鳞茎繁殖,鳞茎可隔2~3年采收一次。采收后,摊放于通风、干燥而冷凉处,其上所附子球及须根不要分离或除去,否则伤口会腐烂,应于秋季栽植时才分离。亦可用腋芽、腋片、底盘、花茎等不同器官,通过组培方法培养新的球茎。

鸢尾的栽培技术

宿根鸢尾,栽培比较粗放,但应根据对水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湿生者要有充足的水分,而陆生者则对水分要适度控制。

球根鸢尾除温暖地区露地栽培外,我国多作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前,将鳞茎放在 1C~C下冷藏 60天左右,如要 12月开花,则需要在开花前 70天左右种植。准备 2月开花的,在花前 50~60天栽植,前期置于 8 C~12 C条件下,待花莲渐抽出时,可渐升高至 20 C~24 C,浇水量也增加,并保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切花时至少留叶2枚,以利鳞茎继续生长,茎叶枯萎后,及时挖起,贮藏温度以 27C~29C为宜。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依不同品种、球茎大小、种植期、种植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为使种植间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个网格的种植网。

施肥要点

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关于鸢尾花怎么种和鸢尾花怎么种好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