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的出处(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出处)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30 23:05作者:刘淑美

眼见为实的出处(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出处)

杨子翔网友提问:

眼见为实的出处

优质答案:

一、形收留: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

二、【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三、哲学含义

(1)感性熟悉是理性熟悉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条件。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2)感性熟悉是对现象的熟悉,可以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以上就是感性认识,事物,假象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