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中有哪些典故(登楼赋中的典故故事)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29 14:39作者:李汉霖

登楼赋中有哪些典故(登楼赋中的典故故事)

蒋廷湖网友提问:

登楼赋中有哪些典故

优质答案:

一、典故: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回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秦兮。庄舄显而越吟。俟河清其未极。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二、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年龄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

三、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回欤”之叹音:据《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陈、蔡尽粮时感叹:“回欤,回欤!”尼父,指孔子。

四、钟仪幽而楚奏兮: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家乡的乐曲。《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让他弹琴,晋侯称赞说:“乐操乡俗,不忘旧也。”

五、庄舄(xì)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家乡方言。《史记·张仪列传》载,庄舄在楚国作官时病了,楚王说,他原来是越国的穷人,现在楚国作了大官,还能思念越国吗?便派人往看,原来他正在用家乡话自言自语。

六、惧匏(páo)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被白白地挂在那里。《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比喻不为世所用。

七、畏井渫(xiè)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却没有人来打水吃。渫,淘井。《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比喻一个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重用的人。

以上就是楚国,典故,论语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