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幼承庭训的出处)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29 03:02作者:黄伟均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幼承庭训的出处)

惠协发网友提问: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

优质答案:

一、释义:指父亲的教诲。

二、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季氏》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三、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往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往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往兴奋地说:“我提一个题目,有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以上就是他说,听了,不学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